1)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生俯首拜阳明_不良帝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皇后帮忙,说明皇后就说好的,如果皇后不帮,那这样一个能干扰皇上行为的女人,不会比赵瑾等人省多少油,就是国家的不幸了。

  王岳相通之后问道:“就是那位状元郎王华的儿子,听说小时候傻里傻气格竹子的那个?”

  李阳东道:“就是他,不是傻里傻气,是非常人,怎能与众人同。”

  王岳点头:“是他啊,那确实可惜。”

  心学的拥趸,都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一生俯拜阳明”。

  这是一个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说过的一句话。

  这句话赞美敬重的人,就是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

  心学的完善者和扬者。i/i

  而他的门徒,可不止一个日本人,心学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大的,许多军事家政治家都是王守仁心学的门徒,其中包括曾国藩,孙中山,毛,蒋……

  太多了。

  为什么举例日本人的话,因此可以说明心学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中国,包括整个亚洲文化,都有着深刻的,积极的意义。

  王守仁他是个伟人的人,是个圣人。

  能被称为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的人很多,但是能被称为圣人的,千古以来,也就那么几个。

  王守仁就算一个。

  要说王守仁的神圣和伟大,还得从心学说起,什么是心学?

  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六派,李斯代表的小康派,孟子代表的大同派,董仲舒代表的天人感应派,孟子荀子和告子代表的心性派,荀子代表的考证派,司马迁代表的记篡派。i/i

  其中两派扬光大,一个是天人感应派,在两汉时期威风八面,一个是心性派,在宋的时候展为理学。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告子则说,人性可善可恶。

  理学家则说,孟子说得对,荀子说的也对,告子就是给我们提个醒,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心,“存天理去人欲”。

  心学,就是理学的分支,是和理学对立的学派。

  王安石在宋真宗的全力支持下进行变法,儒家的保守派群起而攻之,王安石将他们统统从中央驱赶到了洛阳,正是到了这里,以程颐为代表的洛阳知识分子没有政事困扰,专心致志的做思想,就兴起了理学。

  但是理学在这时候只是学术界的一种思想,知识分子之间找知己,交流用的,所以还没那么大的力量。i/i

  到了本朝可就不得了了。

  理学有个大家,叫做朱熹,程颐的接班人,太祖很喜欢朱先生的姓氏,所以攀了亲戚,就把程朱理学作为科考必考题目,朱老师注解过的四书五经,就是科举考试的正确答案,任何思想,一旦成为官方考试必考思想,那影响的就不是几个人,是整个社会。

  而众所周知,存天理去人欲的理学思想是不科学,违背人性的。

  存天理去人欲最违背人性的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