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五一章 判刑_王妃请上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全儿是惯犯,他家是祖传的拐子,他爹当年被几个丢儿子的苦主合力抓住,当街活活打死。

  刘全儿比他爹要幸运,这些年行事稳妥,没有留下任何把柄,若非他误将吏部侍郎的孙子当成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他也不会被官府通缉。

  报案人是侍郎府,平城知府不敢怠慢,令人详查,这一查便查出刘全儿事关多起拐骗案件,且,被拐的人里,无论是孩子还是年轻女子,全部都是良家子!

  依大魏律,拐带良家子,杖四十。

  根本不用判死刑,以刘全儿那瘦弱的身板,仅是判定拐一个人,就能把刘全儿活活打死。

  刘全儿活不了,他的结局便是被活活打死。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刘全儿对他的所做所为供认不讳,同时,还供出几个私底下收买良家子的人牙子,另外,还有一位与他常年合作的人,欧阳家的二老太爷。

  根据刘全儿的供述,二老太爷行事非常隐秘,每次只向他提供情报。

  比如,某某寡妇家的小郎,年五岁,喜风筝,其母早有改嫁念头,小郎丢失想来也不会坚持追查。

  于是,刘全儿便会在那小郎会出现的地方,以风筝为引,将小郎诱拐。

  再比如,某某家的女儿,已有情郎,但家中不允,为此与家里闹了别扭。

  于是,刘全儿便趁着那女子独自出门的时候,将之绑走,而家里却误以为她与情郎私奔,跑到情郎家里大闹,待到两家把误会解除时,此女早已卖给了下一家,送出了平城。

  二老太爷是老平城人,德高望重,亲戚故旧不计其数,他想要打听什么事,远比刘全儿这个外地人更加容易。

  未等衙门正式开堂,抓到刘全儿的消息便传了出来,与之一起传出的,便是二老太爷做下的那些缺德事。

  二老太爷的尸体已经从衙门里领回来了,家里搭了灵棚,原本也有一些族里的亲戚过来帮忙,可是没过一会儿,就被家里人叫了回去。

  欧阳族长这个做儿子的,也没有心思为父亲治丧。

  当他得知父亲那天去了柳州寿材铺时,他就猜到这件事一定和福生有关系。

  可是有什么关系呢?

  父亲已经死了,刘全儿一口咬定父亲是同谋,而且撞死父亲的那匹惊马,还是怀安郡王的坐骑。

  他能说福生算计了父亲,可怀安郡王又是怎么回事?

  据说当天有很多人亲眼目睹,怀安郡王的马撞上了父亲坐的骡车。

  更重要的是,那些人还亲眼目睹,父亲是和刘全儿在同一驾骡车里,车上还有一个被拐来的孩子。

  正在这时,衙门里来人,通知欧阳家的人,明早去衙门。

  因为此案的原告是吏部侍郎,平城府不敢耽搁,抓到刘全儿便要开堂问审。

  其实还有一点,是普通百姓不知道的。

  平城知府现在坐立不安,眼瞅着朝廷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