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 第104章_八十年代嫁屠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薛青松所说,阳湖县县城城区的住户有近七万户,平均一户有四点六人,是阳湾镇上人口的十多倍。

  就这还不加上在县城几所高中上学的外地孩子。

  已经修建完善的县城新区,正街上店铺林立,整个县城如今已经有了三路公交车,而这三路公交车都经过正街,所以整个正街上每天的客流量基本上都在万人以上。

  特别是年边,正街两边已经冲刺着各种年画、年货,街上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赵军按照姚晴天的计划,制作了两块超大的彩色广告牌,分别挂在百货大楼二楼东西两面墙上,东面墙上给了广告位租赁费,西面墙上就不用出钱了,并且周围墙面上没有其他广告牌,他们家的牌子就异常显眼,西面小区的住户从自家窗户看过来就能看见了,上菜市场的多多少少会绕过来看一眼。

  有些东西只需要多看一眼就够了。

  正街上店铺特别多,卖衣服的、卖日用品的一家挨着一家,卖小吃的、盒饭的也有,但是没有这么大店面的,大多是狭缝里一些面积小的不规则角落,还有许多是拉着小推车流动摆摊的。

  因为正街上门面店费用昂贵,而大饭店经营需要一点点积累口碑,但是真正口碑积累起来了,也不愁没有顾客上门,毕竟酒香不怕巷子深,所以也不是很有必要花费昂贵的费用跑到快消费的繁华街道上重新起步。

  不过道理是这个道理,正街的客流也是真让眼馋。

  早在赵军三只鹅入驻百货大楼之初就有不少人或明或暗观望着。

  三只鹅还未揭牌,第一天试营业,也未放炮也未舞龙舞狮,闷不吭声的,店里就客似云来。

  第二天试营业,店门还未开,就有不少周围固定住户来门口候着,店门一开,客流明显比昨日增加了不少,加上逛街的客流,哪怕有不少人打包带走,那两间店铺里桌子就没有空置过。

  一些暗中观察的同行,原本想等晚上再进店里探探虚实,不想中午一过,店里食材消耗一空,店门口挂出售罄的告示牌,再有慕名而来的客人上门只拿到一张开业优惠券,空着肚子又离开了。

  赵军知道明天肯定会有一些有心人上门,暂时肯定不会闹事,以后就不好说。

  毕竟挣太多很难不让人眼红。

  自从娶了媳妇生了闺女,赵军便有了软肋,便需要盔甲,他能做到的便是挣钱,钱在绝大多数时候是很有力的保障。

  赵军想安安稳稳挣钱,不想惹上一些不必要的是非,他因为做了十几年屠夫,在阳湾镇上,绝大多数人都见识过他的杀猪刀,尚且能镇住场子,到了县城,有钱有势的人太多了,鱼龙混杂,他们店铺想顺顺当当在县城扎根,得有立身之本。

  碰巧,赵军从薛青松那里得知一个消息,薛明华这两天会来阳湖县,主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