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回京_混在127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然是这样!”刘禹长叹一声,李芾调淮西,黄万石任荆南,徐宗仁去江西,好歹将几个空缺的路臣之位给补足了。**,那些纸上记载的就是李十一他们探得的消息,杨行潜现在干的基本上就是以前刘禹所任的机宜文字,这些东西如果不是刘禹亲自带回来了,最后肯定也是他第一个收到,消息虽然重大,却还没有让他到了失色的地步。

  “东家心忧者,是担心朝廷的措置有误,挡不住鞑子的进犯”杨行潜将目光转向那张地图,各路各州府的主事之人都一一标注在上面,还有大致的兵力分布装备士气等等,

  “‘强敌窥于外,嫌者隙于内,而犹不知’,某是不知道,朝廷有何信心能阻敌南下。去年鞑子南下之时,兵不过三十万众,便险些功成,你知道若是建康城破,大宋会如何吗”

  杨行潜黯然不语,他当然能想像得出后果会怎样,如果没有汪立信和刘禹等人的搅局,鞑子早就占了建康城。至于然后嘛,杨行潜不敢深想,若他是鞑子统帅自然会直趋临安了,这是很容易就能做出的选择,真要是那样,能挡得住吗想到这里,他在大热的天里竟然有一种冷汗迭出的感觉。

  “大事尚有可为。但是光你我不行,若是此次不能外放,行潜,某不会在这临安城中做一个朝臣,等着鞑子兵临城下的,到那时,你可还愿意跟着么”听到刘禹的话,杨行潜蓦地抬起了头。

  这还是刘禹首次和他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好运气只会有一次,这临安城既不如建康城坚固,更因承平日久,其民皆富早就失了死战之心。只怕当年的汴梁就是这样子吧,百万军民非但不是助力,反而变成了徒耗粮食的拖累。

  “杨某无德无才,却也不欲在鞑子治下做个豚犬,若得东家不弃,便让某做个长随也可。只是东家也说了大事尚有可为,要某如何做,东家不妨直言,某定当尽心尽力万死不辞。”杨行潜免冠顿首,长揖而拜,刘禹将他扶起,提起地上的一个大袋子放到他眼前。

  “这是”杨行潜看着他拉开一道黑黝黝的链子,露出来的竟然全是书册,原本以为是什么兵书秘笈,结果当他拿出一本打开看来,却是配着插图的说书话本!这些话本他记得还是自己找人写的,看着这满满当当的书册,他不知道会有什么用

  “无他,刷声望而已。”刘禹笑着说道,根据他的计划,这些都会免费送给那些瓦弄厢棚的说书人,还有那些走南串北的话事者。宋人好新奇,这种源自本朝的故事肯定能以飞快的速度流传开去,他没兴趣抄诗抄文,只好用这种方式来了。

  虽然知道朝廷不可能将位子空着一直等自己,可这么快就被填满了还是让他有些失落。看着这张大宋的全图,刘禹有种“天下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