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先骂死一个再说_抓个明星去渡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哈哈……

  感受科学的力量吧。

  黄博看着周围士兵们惊讶的目光暗乐,都没见过喇叭?这回见到了吧!

  孔融稳住身体,正了正衣帽,强忍内心的惊惧答道:“没错,正是本相国。”

  孔融官拜北海相,所以自称相国。

  黄博听了,哈哈一笑,学着孙猴子的语气问:“老官儿,你四岁时候让梨的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本相国年幼时确实有过此举。”提起儿时扬名经历,孔融十分得意。

  啊呸!

  出人意料的,黄博竟然在城头吐起了唾沫,仿佛听见什么恶心人的事情一样。

  “四岁让梨很值得称赞吗?”黄博的语气说不出的讥讽,“放眼天下,哪个平民老百姓小时候没让过东西?”

  在食不裹腹的古代,为确保家中劳动力,吃饭都是按需分配。优先照顾家中壮年男子。因为只有这样,男人才有力气下地。

  然后是妇女和孩子,因为他们代表希望,最后才是老人。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就算成年男子,也往往吃不上饱饭。赶上天灾年月,老人往往会自行出走,或是投河,或是进山。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子孙后代活下去的机会。

  即使这样,易子相食的故事,也时有发生。

  相比之下,孔融让梨很值得称赞吗?

  “我呸,我呸,我呸呸呸。”黄博一连吐了好几口唾沫,脑海里忽然浮出一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世家子弟,让个梨就能名扬天下,普通老百姓饿死了也没人知晓,孔融你是真不嫌害臊。”黄博说着还转过身,对着城楼底下拍了拍屁股。

  “匹夫,安敢如此欺我?”孔融气的,毛都炸了,“本相国乃圣人后代,孔子十九世孙,怎能和一群屁民相提并论。”

  嘿!!!

  听见这话,黄博来气了。

  不光黄博来气了,看直播的网友们也来气了。

  就连十八路诸侯的兵马中,也大有不愤之人。

  怎么?

  孔子的后代就牛逼啊?

  孔子一生,确实值得称赞,儒家学说也有好的一面。但是,孔子牛逼,不代表孔子的后代也牛逼。事实上,孔子的后代很拉稀。

  知道孔圣人的称号怎么来的吗?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世人称讼各家领袖,以子为敬称。比如:墨家墨子,兵家孙子,道家老子,还有儒家的孔子。

  这是真正被世人认可的称呼。

  而孔圣人的称号,完全是孔子后代卖国求荣,投敌叛国换来的。

  孔圣人的封号来自北魏,乃是五胡乱华时期,十六国代国国君鲜卑族孝文帝拓跋宏所封。全称——文圣尼父!

  在此之前,孔子的封号中根本没有圣字,只有尼父和宣尼公两个称呼。

  五胡乱华呀!那可是异族把我们当成两脚羊吃的时代,他们给的封号竟然也有脸要。所以说,孔子的后代,那是超级不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