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7章 大局为重_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子民,那绝对是要处罚的;可是,马上就是两国联合起来对明国发起决战,这个时候,要是因为这些小事坏了两国的关系,至少在多尔衮看来,就有点得不偿失。

  因为,他一面派人去给倭军主帅,也就是柳生十兵卫反应情况,抗议;一边让沿途的建虏离倭人军队远点。

  大战当前,也只能这么处理了!

  到崇祯二十年七月下旬的时候,至少已经有二十万倭人军队到达了析木城,城里早就住不下,城外全是倭人军队的营帐。

  辽东南方,粮食一般是在八月下旬就开始收获,早于辽东北部的九月份;

  多尔衮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带着集结起来的建虏大军,主要是步军,八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向海州进发,连同海州这边的兵力,建虏这边的军队,达到了十五万左右;

  这个兵力规模,已经是建虏能凑出来的极限了。随军中,还有两万左右的朝鲜人,这些主要是当苦力用的。

  原海州衙门大堂内,福临小皇帝在后堂,并不露面。

  多尔衮主持会议,召开了建虏和倭人一起的军议。

  在这会上,什么倭人抢夺建虏的财物,糟蹋建虏妇女的事情,自然都不可能提。对于这些当权者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即将开展的决战了。

  辽西走廊的地图,就挂在一块屏风上,在这块屏风的两侧,分别是以多尔衮为首的建虏以及以柳生十兵卫为首的倭人大名。

  此时的多尔衮,表情严肃,扫视所有人,然后主要面对柳生十兵卫,指着地图介绍道:“明军最前面的城池就是锦州,原本这里还有松山等锦州的屏障。但是被我大清毁掉之后,明军并没有修复。甚至连锦州城,也被我大清毁掉过,相信城防坚固程度已经不如以前……”

  听着他在讲解,柳生十兵卫等人都是在认真地听着。

  “……根据消息,明军在锦州城大概又三万左右的兵力。离锦州最近的是宁远城,估计是两万人马左右。”多尔衮一边说,一遍用手指了下宁远城,然后继续说道,“一旦锦州战事打响,宁远以及山海关一线的明军必定会来救援,按照如今明军的实力,估计能出动六万左右;如果等个个把月,让明国从关内抽调兵力的话,估计能增加到十五万左右吧!”

  对于这个,他也只有一个大概,主要是对关内情况不是很了解。

  因此,说到这里之后,他顿了顿,又说出他的依据道:“五年前的时候,我大清曾经发起过松锦之战,同样是围困了锦州,那时候明军是从关内调集兵力,集结了十二万人马来救援。他……”

  说到这里,他指了下建虏这一侧的洪承畴,然后才继续说道:“……就是当时明军的统帅,被我大清打了个全军覆没。”

  听到这话,柳生十兵卫等人,不由得都转头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