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一等兵理查德·莱本(3)_纽约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范·迪塞尔吗?

  不仅解锁了一个角色碎片,还带来了一段十多秒的钢琴独奏,可惜也许是白奎因的状态不好,也有可能是什么其他原因,这段记忆碎片中的音乐仅仅持续十几秒就结束了。

  怪不得斯皮尔伯格专门给他加了一个角色,等等,不会又多一个活到最后的士兵吧?

  白奎因开始后悔没选“狙击手杰克森”了,这个角色虽然没有什么“人物弧”,但至少牺牲得很悲壮。

  范迪·塞尔和马特·达蒙都是斯皮尔伯格特别邀请来的。

  他们参加试镜,不过是按照工会要求,来走个过场,所以表现得特别轻松。

  范·迪塞尔发现白奎因没走开,便主动找他聊天,应该是知道白奎因在韦德马克映像的话语权不低,总是将话题扯到他的作品上,想要推销自己。

  而马特·达蒙毕竟是承受过白奎因恩惠的,没有白奎因的“慧眼识珠”,《心灵捕手》的拍摄可能到现在都无法开展,所以即便有些想躲着白奎因,但人在面前了,马特·达蒙也表现出热情友好的一面。

  明显马特·达蒙早就认识了范·迪塞尔,向白奎因介绍了范迪塞尔加入剧组的缘由。

  原来,这家伙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小成本电影,在里面扮演了一个因为爱情而改邪归正的黑帮分子,该电影在刚刚过去的圣丹斯电影节上放映,虽然没卖多少钱,却被斯皮尔伯格所欣赏,邀请他出演《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一个士兵。

  斯皮尔伯格这一举动表达的提携之意,让白奎因嫉妒。

  三个人聊了一会天,白奎因逐渐发现,尽管范·迪塞尔一直是笑脸面对马特·达蒙和自己,但隐隐的疏离感是难以掩盖的。

  其中一点就是,他频繁用鼻音表达他正在听两人讲话,就像是在通知两人,他听到了,他确实听到了。

  范迪塞尔的年龄其实是三人中最大的,1967年生人,比白奎因大了九岁,话时,经常会用上“小老弟”、“小兄弟”这样的街头黑人常用的词汇。

  白奎因现在的心理状态是“一等兵理查德·莱本”,总是被这么称呼,让他很烦躁,正要借故离开,刚巧有工作人员进屋叫号,喊道的恰好是白奎因。

  于是,心情不佳的白奎因,接过了一支bar勃朗宁自动步枪,扣上钢盔,就跟着工作人员前往隔壁的试镜室。

  白奎因一拿上枪,就通过其沉重的重量和包浆的手柄判断,这是一支真家伙,而且是有可能真正参加过二战的真家伙。

  一战末期设计定型的bar勃朗宁自动步枪颇为沉重,虽然弹匣是空的,但全重也达到了恐怖的近八公斤,真的,要不是白奎因这样的比较强壮的演员,普通人光拎着这把枪赶路,就能给累趴下。

  白奎因按照汉娜的指导,将bar勃朗宁自动步枪斜抱在怀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