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0 世家的兴衰_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是五姓七望?

  五姓主要指的是李氏、崔氏、卢氏、郑氏、王氏这五大姓氏,而其中李氏又分为了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两个分支,而崔氏则分为了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而其余三家则没有那么多说法,就是简单的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以及太原王氏。

  七望,则是指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七个郡望,分别是陇西、赵郡、清河、博陵、范阳、荥阳、太原,这七望之中,除了赵郡之外,其余六处几乎处处都是一知名姓氏的发源地,而后来赵郡也衍生出了赵郡李氏,而此外的陇西李氏,更是被唐太宗李世民追溯为自己皇室家族的本根,在氏族志上特别标注。

  这五姓七望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的相关资料,甚至直逼周朝时期,而历代以来,这五姓的历史庞大,千年世家的称谓或许有一些狂妄,但是这五姓世家却又大多数都有数百年的历史,

  数百年之间,王朝更替天下动乱,但是不管天下怎样动乱,这些世家却向来稳坐泰山,甚至可以这样说,无论是天下怎么乱,实际上让世家伤筋动骨很难,而天下动乱,真正受苦的始终都是一些穷苦百姓。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以五姓七望为代表门阀世家有巅峰期,自然也有衰落期。

  门阀世家萌芽于东汉,发展于三国,巅峰于两晋南北朝,衰落于隋唐。

  东汉时期是中国门阀世家的童年,东汉门阀世家的形成离不开东汉的选官制度。

  东汉时期,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

  门生、故吏为了利禄,甚至不惜谄附、贿赂以求固结。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

  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

  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

  东汉时期选士首先看族姓阀阅,所以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

  门阀大族是大地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具有垄断性,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

  汉末社会中的世家大族,魏晋时称为士族,影响很大,名士多出于这个阶层,或者在政治上与这个阶层结合在一起。

  曹操由于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说来不为名士所尊重,故而一再发布“唯才是举”令,选用那些不齿于名教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

  但曹操不但没有笼统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强调的德行标准,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

  曹操死后,曹丕在尚未代汉称帝之前,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