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6 东西二市_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颉利看着兵强马壮的唐·军,心里不禁打起了鼓。

  李世民与颉利之间隔着渭水,李世民自然看不清颉利的脸色,但颉利用以指挥作战的马刀已经被他收回了鞘中,这边足以说明颉利的态度已经开始摇摆。

  李世民抓住时机,适时道:“突厥要战,我大唐纵然战至一兵一卒也定当奉陪到底,只是此战一起,两方将士必然死伤无数,这结果当真可汗想要的?”

  李世民若是固城自守,亦或是稍露惧色,颉利兴许就真的下令大军渡河了,但李世民若有所恃的样子,反倒叫颉利没了底。

  诚然,这一战,李世民打不起,大唐与突厥一旦交战,无论胜负,大唐赖以为根基的关中都将被暴露在二十万突厥铁蹄之下,原本富饶的京畿将成为一片废墟,关中百姓也将饱受战乱之苦,纵然胜,大唐关中至少也要近二十年时间方能恢复元气。

  可是这一战颉利更打不起,除非颉利有绝对的把握能在十日内全歼唐·军,拿下整个关中,否则大唐陇右、太原、洛阳等地的数十万勤王大军一旦赶到,颉利再想抽身便难比登天了。

  而且此刻突厥眼下看似齐心一片,实则各怀鬼胎,突厥小可汗突利早就对可汗之位虎视眈眈。颉利一旦陷身于关中,谁能保证草原的局势在无主之下依旧稳定,那至高的可汗之位还是不是他的?

  大唐立国未久,大唐的国土俱是百战厮杀而来,关中禁军无一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卒,颉利看着对岸的唐·军,心里也没了必胜的把握。

  见颉利摇摆不定,李世民提出单身会颉利和谈,终于在八月三十日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斩杀白马立盟,之后,颉利可汗率突厥全体骑兵返回,一场大战终于偃旗息鼓。

  与突厥颉利签订了“渭水之盟”,答应每年给颉利进贡,相对于李世民这样雄才伟略的帝王来说,这是的耻辱,是大唐的耻辱。堂堂的大唐帝国逼迫于北部草原游牧民族签订了不平等的盟约,还要进贡。虽然历史上不乏有这些的朝代,那不是李世民能左右的。

  但是,在他的大唐,在他的心中,这就是一个耻辱。所以,他时刻都想洗刷耻辱。

  渭水会盟后,大唐全体悲愤,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报仇。李世民更是忍耻含恨,发愤图强,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以增强国力,在军事上更是厉兵秣马积极备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唐全体臣民的不懈努力之下,大唐国力迅速增强,终于在贞观三年,唐·军打败东·突厥,并一举擒获颉利可汗,东·突厥也随之灭亡。

  渭水会盟后,皇宫里的气氛变得特别压抑,生活也变得十分拮据,大概是把银两都给突厥人吧,导致李恪这些皇子的生活质量都急剧下降。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