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6章 一鸣惊人_大齐悍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道考的是诗词,由不同的人出题,以不同的角度写诗,跟第一关一样,士子们也可以在看到题目之后第一时间站起来作答,以一炷香为限。不过考虑到第一时间站起来作答的士子可能会比较多,当第一个士子说完之后,另外一个士子绝对不能从他说的这个角度去作诗。

  难度的加大,让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

  写诗对于附庸风雅的读书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在短时间内写出一首好诗。

  于千里在宣布第一道题目的时候,还特地看了陈华一眼:“第一道题乃是城主府戴城主出的,要求各位以春花秋月任一为题,作诗或者词一首,诗里面必须有春花或者秋月两个字。”

  话音未落,马上就有人站起来脱口而出:“春来雨意浓,花开满地红。眨眼封侯日,何故太匆匆。小生这首诗名为,《胭脂河上凭镇国大将军》。”

  陈华闻言,眼中隐有怒火透出。

  诗表面上说是凭吊镇国大将军的,可这个镇国大将军不是刘奉先,而是当年南楚的镇国大将军。

  而且这个人的本意也不是凭吊,而是讽刺。

  于千里微微颔首:“恩,不错,滨州府的林权才子才思敏捷,能够将诗作脱口而出,不错不错。

  此诗意境也有,味道也有,难得的上品。

  南楚国灭于春季,正是江南烟雨时节,镇国大将军陈公凫临阵杀监军三人,昔日南楚国君暴怒之下,临阵换将,这才导致南楚国灭。

  好一个眨眼封侯日,何故太匆匆。”

  说罢,他就将目光投到了评委席那边,那些老夫子大多都是南楚遗民,读书人心中有这一腔怨气和愤懑不平,多年了依然不可能消散干净。

  只不过这些读书人固执的觉得是镇国大将军陈公凫误国,即便是陈公凫最后宁死不降,这些读书人心中对他的怨气稍微减退,可依然有那么一丝怨怼之心存在。

  听了于千里的话,那些评委一个个摸着花白的胡子点头,显然是赞同于千里的话的。

  陈华压着火气并没有暴起,只是因为还不能够确定这个叫林权的滨州府读书人是不是在别人授意下故意作这样的事,他不确定自己的身份是不是已经泄露了。

  过了一会,第二个人站起来了:“林兄一席话,不才也想出一首诗作,若有不到之处,希望各位前辈高人,能够斧正。

  题为《临江仙》,去岁秋月已朦胧,回首故国影重重。江南大好胭脂地,多少往后将相冢。”

  这首诗平平无奇,是一首缅怀故国的诗,一般来说,江南诗会上,作一些缅怀故国的诗,总是能够得到好评的。

  于千里给了四字评语:“其心可嘉。”

  那读书人好像也挺满意这样的评语,笑着朝周围拱了拱手,然后施施然坐下。

  那个叫林权的士子挑衅的看着陈华,似乎在说: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