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章 磨剑十年今出鞘_三国旌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寨渐渐抵挡不住了,于是李重将三座大营合在一起。见到李重的颓势,曹『操』攻势愈甚,羽箭、石块、火球不要钱一样泼洒下来,打得李重大营之中浓烟滚滚,人喊马嘶。

  看到战事进展顺利,曹『操』的兵卒愈发勇猛起来,就连当作预备兵的四万兵卒也都精神亢奋,身上的气力都增长了几分。而夏侯惇等人更是频频请战,曹『操』大喜,立即命令夏侯惇带领两万兵卒前去帮助徐晃。

  建安七年五月初三下午,夏侯惇于徐晃聚集五万大军,狂攻李重的大营,战况及其惨烈,战死的兵卒高达万余人,伤者无数,李重的大营前半部分尽数化为焦土,后半部分也破败不堪,势不可守。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才能看出来谁是英雄?谁是狗熊?

  李重这个大英雄虽然成『色』稍显不足,但也叫人眼前一亮,最起码孙尚香是这么认为的。

  十余年的征战熏陶下来,李重彻底由一个朦胧少年转变成天下英雄。

  虽占战事危急,但李重依旧面『色』沉稳,丝毫不减慌『乱』之『色』,反而嘴角笑意盎然,李重这种极度自信的表情、确实让不少不明2真相的兵将安下心来。首发三国旌旗

  但是必须要承认,如果不是早有准备,李重也做不到这一点。

  到了亥时,徐晃和夏侯惇开始撤兵,毕竟兵卒不可能无休止的征战,士气能当得了一时,当不了一世。

  趁着曹『操』收兵之际,李重开始调兵遣将,安排撤退事宜。

  军帐之中,李重端坐在帅位,开始分派军力,第一道军令是给高览的。李重的命令是高览带领伤兵以及一众谋士先行撤退,他们没有作战任务,唯一的任务就是尽快撤离战场,赶到巨平县以北。

  第二道军令是给赵云和裴元绍的,两个人带领五百骑兵断后。既然逃跑,就要做个逃跑的样子出来,断后是必不可少的。

  不要小看了这五百兵卒,这五百兵卒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人人可以在吗上开弓放箭,可以这么说,单单这五百骑兵的战斗力,就相当于两千河北精骑,而且这五百兵卒一直没有参与攻防战,体力有保证。

  赵云的任务很重,不光要抵挡曹『操』的追兵,还要尽可能的拖延曹『操』进军的速度,给主力部队休息的时间,给全军反扑打好基础。

  第三道军令是给太史慈和高顺等人的,两个人各自带领三千兵卒跟随李重的大部队撤退,经过巨平县之后,太史慈和高顺要引兵埋伏起来,截杀曹『操』的军队,配合李重的反攻。

  建安七年五月初三子时,李重开始带领大军徐徐而退,赵云则在营寨之中虚设旗帜,用来『迷』『惑』曹军。

  当然,撤军这么大的举动想要瞒过长春那是不可能,无外乎就是能骗过曹『操』多长时间而已。赵云还有最后一招,就是烧了大营,用大火抵挡曹『操』的追兵,为了能让火势大点,李重的大营内已经预备好了大量的枯草。

  赵云不怕曹『操』看出破绽来,这样一来,会让曹『操』以为烧掉的都是李重阑及带走的粮草。

  这里必须要说明一下,曹『操』中计,并不是曹『操』的智力不如李重,而是曹『操』不知道自己的底牌已经被李重知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卷尾了,蜘蛛求各种支持!谢谢!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