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二章 司马懿水淹江陵_三国旌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算得上百战百胜之计。

  不过司马懿的计策并不那么简单,在司马懿看来,既然要水淹江陵,就要做到尽善尽美,万无一失,还要尽量避免损失战后。

  看看司马懿的一系列措施。

  首先,司马懿并没有胡『乱』放水淹城的意思,在实地考察了几天之后,司马懿才确定了一条十余里长的引水路线。

  不是单单的掘开大江江岸,而是开挖一条数丈宽水渠,直接把江水引到江陵。此外这条水渠还要把附近的积水也汇聚起来,有一定的防涝作用。

  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不过对于徐晃来说,还不是难事,攻城哪有不死人的,把人力物力放到开挖沟渠上,其实更划算一些。就连兵卒表现的也很踊跃,挖沟顶多是累点而已,但总比攻城安全得多吧。

  第二,司马懿个刘晔联手设计三个大绞盘,这三个大绞盘分别安装在开挖的沟渠两侧,用来搅动三面木栅栏。

  三面木栅栏大小和沟渠和截面差不多,全是用巨木打造而成,坚固异常。而且在绞盘旁边还对极了无数巨石沙土,只要徐晃一声令下,绞盘就可以栅栏沉到水中,截断江水。这就是司马懿的补救措施,用这三道闸门,不但可以控制水量,还能及时截断江水,防止江水泛滥,荼毒百姓。

  第三,徐晃还建造了无数简陋的小船,用来攻打江陵。首发三国旌旗

  当然,司马懿的计策很好,但实施起来也是一件很耗费时间的举动,动用的人力物力也不可计数,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就在这段时间里,江陵城中的文臣武将也做出了一系列举动,修建城墙,训练士卒就不用说了,这都是正常现象。不怎么正常的就是有不少人偷偷派出亲兵心腹,和徐晃赵云等人勾结起来。

  不得不说,大多数人都是目光短浅之辈,虽然李重实力更强悍一些,可由于徐晃离得更近,多数心怀异志的人都选择了投靠徐晃。

  与此同时,身处长沙的刘备也不好受,刘备和周瑜的战事本来是没什么可说的,周瑜就用精妙的指挥,严谨的战术,和强大的后勤力量压制刘备,没有丝毫的冒险举动,一点可乘之机也不留给刘备,打的刘备几乎喘不过气来。

  不过就算这样,刘备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难过,甘宁初步控制了大江下游之后,又给周泰派了三千水军,周泰率领三千水军朔江而上,进入湘水,又沿着湘水进入资水,控制了益阳。

  益阳虽说不是大县,却是临湘和江陵之间的咽喉之处,走陆路的话,必须经过益阳这个地方。所以周泰这三千水军算是捏住了刘备的气管,不但截断了水利,还截断了陆路,让刘备如鲠在喉。

  光是这样还好一些,关键是刘备的斥候得知,马超率领数万大军南下,和徐晃夹击江陵了。这个消息简直让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