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攻克马邑_三国旌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落到自己手里,李重肯定一刀咔嚓了他。

  李重却不知道王允差一点自投罗网,王允被貂蝉一脚踢伤了下身,留在长安,心中十分恐惧,无奈之下,抛弃了司徒的名声,装作乞丐,逃得一条生路。等到长安安定下来,王允混出城去,心中盘算投靠哪位诸侯。

  说起来王允还有些忠君爱国的心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曹操和李重,这儿人当年追杀董卓尽心尽力,被王允划到忠臣良将的一方,略一思索,王允觉得李重实力太过弱小,出身也不高贵,于是投奔曹操去了。

  李重好容易安慰了蔡琰,这才叫叫人给蔡琰送上吃食,自己陪着小萝莉吃了顿晚饭,这才回到房中休息。

  光阴似箭,转眼间到了九月麦熟之际,李重和众人商议之后,决定出兵攻打马邑,抢收军粮。

  这一次李重依旧带领三千五百人的军队,兵分两路。一路由李重亲自率领,三千人攻打马邑,另一路则由太史慈统领,切断阴馆的援军,这是太史慈的老本行了,太史慈做得轻车熟路。

  秋高气爽,行军十分惬意,不到三天,李重就到了马邑境内。此时斥候前来相报,马邑县令领兵一千前来应战,李重急忙停下脚步,叫全军戒备。

  李重所在之地十分荒凉宽阔,正适合两军交战,李重兵力占优,于是排出了一个极具攻击力的阵势,两翼张开,各一百骑兵压阵,分别由廖化和蒋钦带领,中军两千人,全都是步兵。

  这是一个类似鹤翼阵的阵势,只要两军交战,廖化和蒋钦就会带领骑兵冲击敌军的后阵,然后两翼合围,全歼敌军。

  当然这只是李重一厢情愿的想法,具体情况还要开战才能看得出来。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马邑县令带领着一千兵卒前来应战,李重站在高处望去,却见到马邑守军步履踌躇,心中十分得意,心道:我看你们还怎么死守。

  马邑的守军确实不想出来应战,但却没有办法,他们真要是躲在城墙后面死守不出,李重割完麦子,都有调头就走的可能,这年头只要有粮食不怕吸引不来流民。而且李重把粮食都抢走了,马邑的百姓吃什么,喝西北风吗?

  双方列开阵势,马邑县令策马来到阵前,说了一大堆废话,无非就是上次的的事情纯属误会,都是杨丑挑拨离间等等,不过马邑县令还是表达了歉意,表示如果李重愿意退兵的话,马邑县愿意出粮食五千石,来化解这段恩怨。

  李重细细盘算了一下,忽然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白得五千石粮食,不过李重却不能留下后患,想到这里,李重当即提出条件,撤军不是不行,但马邑县令必须再派出五百军队随同李重攻打阴馆。

  这五百不光是投名状,还是人质,只要有这五百人在手,马邑县令就算有什么想法也要掂量一下。

  此时的马邑县令却是进退两难,答应了李重的条件,那就必定会和杨丑翻脸,不答应李重的条件,马上就会兵戎相见,看看李重的军容,马邑县令心中哀叹不已。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