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2章 头巾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夜,很多人都特地仔仔细细洗了个大澡,李絮也是其中一员。

  从第二天开始,李絮不再梳麻烦的发髻,直接将头发编成个大辫子固定在脑后,同时用头巾将头发包得更加严实,前后缠了好几圈,发际线完全看不到,耳朵也遮去小半,只露出巴掌大的小脸。

  袄子依旧是昨天那套旧的,反正这袄子多半不能要了,不如废物利用起来,每天在店里忙活就穿这件,如果要出门找人办事再换上其他干净衣衫。

  这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平时虽然人人都扎着头发,但有时不免还是会掉一两根出来。厨房这边处理食材倒是很注意,暂时还没发生过端出去菜品里有头发的负面事件,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李絮索性趁这机会给大家洗脑,灌输了一通食品卫生安全理论,再加上大家既不愿天天洗头洗澡,也不愿忍受自己太臭、或同睡一屋的其他人太臭的难题,所以,大家很快接受了包头的做法。

  一时间,魏家食店里的服务人员都包起了头巾,成了店里新的风景线。

  顾客好奇一问,得到答案后不禁心生好感。尤其是那少数几个倒霉催的、曾在其他地方吃饭吃出各种奇怪物件的人,过后对亲朋好友提起魏家食店都是满满的夸赞。

  刚好,这天梁掌柜路过城东,顺便过来葫芦街转转,找李絮说事,见着他们这般打扮,不禁好奇问了两句。

  李絮顺水推舟,把头巾的好处夸了又夸。

  梁掌柜是聪明人,立马就想到了更多东西,当即采纳了这个做法,当天回去让人赶制干净头巾,一人两条轮换着用。

  魏家食店体量小,顾客大多是市井小民,又偏居一隅。袁记酒楼如今靠着卤味专卖权生意红火起来,位置又居中,每天来来往往的客流量极大,扎头巾的做法很快引起热议。

  此事引来部分同行效仿,也让部分同行腹诽不已。

  白玉楼就是后者当中的一员。

  “扎什么头巾?简直哗众取宠!包得严严实实,乍一看跟和尚似的,谁乐意进门吃饭?他们爱怎么做戏就做去,我们不扎!”

  不愿效仿的这部分人里像白玉楼这么想的倒不多,他们纯粹是嫌麻烦。但,随着时间推移,这股风气渐渐刮遍整个县城,加入头巾大军的餐饮业人员越来越多。

  毕竟,戴头巾多简单点事啊,扯一匹最便宜的布就够全店伙计厨娘用了,成本非常低。

  其他食店酒楼虽然味道没魏家食店的酸笋那么冲,但也有其他油烟味。天天在店里泡着,头发丝都是油汪汪的,又不可能天天洗头。这么把头发包起来就挺好,既能博取顾客好感,又能给自家省洗头的皂角,简直一举多得嘛。

  不久之后,新平县多了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正经搞餐饮业的就得戴头巾。不然,谁知道那些吃食里头有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