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8章 义平仓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陈家时,魏寅终于想明白了,神色愤愤道:“这些人太过分了,居然囤着粮食故意不卖,等大家抢疯了再以几倍的价格卖出。这,官府就不管吗?”

  “律例里不管这个,如果所有粮商都联合起来,给出涨价的合理解释,官府恐怕也有心无力。”魏渠道。

  “合理解释?这还能怎么合理法?”魏寅不可思议道。

  李絮透过一角帘缝看外面的雨:“很简单,先说大雨影响货物运输,他们没有足够存粮,然后说新粮到了,但在路上损耗了大半,导致成本抬高,不就理所当然了?啧,真是一帮硕鼠啊!”

  魏寅的怒气顿时蔫了,官府不能怎么样那些人,他一个小老百姓气恼有什么用?

  “难道就没法子治他们了?”

  得知此事的梅山长等人大多像魏寅一样,发出类似的质问,但他们想得更深一些。

  不多时,陈老听了消息,摇头长叹,跟着李能去拜访州守了。

  梅山长沉着脸给学子们出了道题:如果你是一地主官,遇到这种问题会怎么做?

  这几日困守宿州,学子们并没能过上清闲度假生活,梅山长、涂夫子见缝插针地给他们布置功课,讲经义,没少考校他们,写文章也不是头一回了。

  但,从前的考题大多偏向理论、宏观层面,如此具体细化的题目学子们还是头一回遇到。

  出身官宦之家的梅远鹤兄妹、和另一个小官之子就占了便宜,毕竟耳濡目染着长大,对地方主管日常工作内容比较了解,写起来也能有的放矢。其他人不了解的就只能凭空想象了,稍有不慎还容易犯皇帝家里用金锄头的错。

  听了考题,梅远鹤若无其事扫了魏渠一眼,对方果然神色凝重,看得他心中窃喜不已。

  不就是个聪明点、记性好一点的寒门小子嘛,死记硬背上再强,也强不过仕宦家族的积累,看他这回怎么赢他!

  不料,文章交上去后,他依旧只得了个第二名。

  看过魏渠文章后,梅远鹤悻悻放下,只能捏着鼻子认栽。

  行吧,姓魏的小子虽然不了解地方官的工作内容,也不了解朝廷局势,只能从书本上了解、揣度,写出来的对策没有他那篇文章的全面,但这些都不妨碍他抓大放小,剑指问题核心!

  相比之下,他那些法子要不是太过简单粗暴,容易激发商人逆反之心,酿成不良后果;要么就是太过迂回,短时间内难以起效。

  “你是怎么想到用义平仓做诱饵的?”梅远鹤清了清嗓子,若无其事地问。

  义平仓是前朝以来就确立下来的制度,相当于是官府名下的一个大粮仓。

  每年夏秋两收,百姓以粮食的方式给官府缴纳赋税,各地官府只留一部分,给朝廷一部分,最后还要留一小部分划到义平仓,以备不时之需。

  如遇荒年,粮价上涨,义平仓开仓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